LED道路照明推广应关注哪些问题?(一)
发布时间:2015-5-21 消息来源:天琢照明
导读:2009年,上海长江隧道照明中首次大规模采用LED隧道灯具,成为我国首个大规模成功应用LED照明的范例。该隧道长达9公里,共采用LED照明灯具5874套。在这个超大特长隧道工程应用案列中,我们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,也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了LED照明灯具在城市公共照明方面所具有的节能、大幅减少维修量、查询及防盗功能、可控及智能化等独特优势。正因如此,目前已基本无人对隧道采用LED照明灯具持怀疑态度。
LED作为绿色照明的一种,早已在多年前“十城万盏”的应用中成为了道路照明的主要节能方式。随着LED照明产品的广泛应用,LED市场变得庞大而复杂,产品良莠不齐,在很多地方不但LED优良的节能特性没有得到完好的体现,甚至让人们对LED照明产品产生了误解,以致于给LED照明产品在道路照明的推广应用中带来了诸多障碍。LED道路照明推广应关注哪些问题?本文将从关于LED道路照明技术问题的看法;基于试验分析得出的几点建议;长三角在LED公共照明方面应有的作为等几方面进行论述,并结合国外道路照明实际案例,剖析LED照明产品在道路照明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,希望能够给业主、LED企业、设计及施工单位更多启迪。
一、关于LED道路照明技术问题的几点看法
1.照度均匀度与亮度均匀度谁为主?
当前,虽然CJJ45的新版标准已明确规定了道路照明应以亮度及亮度均匀度为主,但在国内较多地方仍存在只关注照度和照度均匀度,而并未注意到高速机动车道路更应强调对路面(墙面)的亮度及亮度均匀度的要求。
2.亮度均匀度(纵向)达到多少能消除斑马线?
对高压钠灯来讲,其自身发光角度在300度以上,发出的光只有约40%直接射向地面,而约60%的光则通过反射器的漫反射再射向路面,这样虽然造成其光的利用率低,但却使它发出的空间光强分布呈现缓慢地变化,亮度均匀度只需大于0.6就无明显斑马线了。而LED模组由于其发光角度基本都小于180度,并且大都不依靠反射器进行配光,所以光的利用率高,但却使它发出的光强空间分布呈现较快速地变化,亮度均匀度(实测值)只有接近0.8才没有明显的斑马线(比标准0.7要高)。由此可见,精准的配光使光度利用率大幅提高的同时,却增加了灯具的配光设计难度。
3.克服眩光带来的危害
眩光是造成人眼感到不舒适的光线。由于LED道路灯具亮度均匀度只有接近0.8才没有明显的斑马线,因此,要求它的距高比一定要大,由此才能利用交叉光来实现较高的亮度均匀度。但因这样的灯具配光张角一般达150度,控制不好会有明显的眩光,因此,必须做到LED道路灯具光源的表面亮度不能太高,并且截光角也要做得准确,才能取得好的效果(一般在75~80度,理论计算为76度)。
4.显色指数在道路照明中的重要性
显色指数是衡量物体在人造光源的照射下,能否真实反映出它在自然光照下的颜色的能力(用Ra表示),较高的显色指数可明显提高对障碍物的分辨率。以上海申大路试点工程为例,其LED路灯显色指数基本在70左右,而与之十字交叉的道路采用的高压钠灯灯具的显色指数在25以下,站在该十字路口可以非常明显地观察到,LED路灯照明的路边绿化清晰度明显优于高压钠灯照明的情况。高压钠灯因其光效比高压汞灯和白炽灯都高所以曾一度被大量采用,不过由于其显色指数低,会导致道路照明近乎黄色光,而造成司机夜间驾车时不适。根据人们所适应的自然规律,夜晚驾车的司机需要保持高度的警觉性,因此对道路照明的要求更高,而适当高的色温(如4000K~5000K)会让夜晚驾车的司机抑制褪黑色素的分泌,不容易产生昏昏欲睡的感觉,这恰恰是夜晚驾车人所必需保持的,而且LED照明采用较高的色温可明显提高灯具效能。这里必须引起注意的是,LED室内照明的一般要求不能硬搬到LED道路照明应用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