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析2014年LED产业链的发展趋势
发布时间:2014-7-24 消息来源:天琢照明
导读:在室内照明的带动下,LED行业已经走出了之前完全天黑的阶段。
对于整个LED行业而言,2014年是一个转折期,根据国家2011年发布的逐步淘汰白炽灯路线图显示,今年10月1日起,禁止进口和销售60瓦及以上普通照明白炽灯。随着路线图临近,淘汰速度会进一步加快。从而加速LED照明应用的推广,以及推动全球LED照明应用的渗透加速。目前国内的LED企业众多且参差不齐,未来2年LED产业难挡整并潮,除了上中下游的整合之外,同业的整合也可能发生,就如同过去的造纸产业,从初期的20家~30家整并到目前的规模。总的来说,在室内照明的带动下,LED行业已经走出了之前完全天黑的阶段,马上天就要亮了。现在是黎明前的黑暗,也是最残酷的时候,未来2年行业会发生很多的整合,众多企业会被淘汰,引领行业的龙头将会出现,就看谁能坚持下来。所以这也是投资的好时候,如果天亮了,都能看清了,机会也就没了。我们将从上中下游三块对行业的趋势进行分析。
上游
LED上游环节包括半导体衬底材料(蓝宝石等)、外延片、芯片等的生产,属资本和技术密集型,目前主要由国外龙头厂商掌控,国内仅有少数厂商进入。在未来2年的价格战和性能战的压力下,国内的芯片厂商将从现在的51家,并购整合到10家左右。其中规模性企业2-5家,在细分领域特别有建树的3-5家。所以具有规模效应,能扛住价格战的,技术好的将生存下来。
中游
LED封装将走向两个方向:一是横向、纵向整合,其次不断向下游延伸。LED芯片发光之前,还需要经过封装技术为其提供保护,高亮度LED的发展趋势得益于封装材料的每一代变迁。LED封装方法、材料、结构和工艺的选择主要由芯片结构、光电/机械特性、具体应用和成本等因素决定。经过40多年的发展,LED封装先后经历了支架式(LampLED)、贴片式(SMDLED)、功率型LED(PowerLED)等发展阶段。随着芯片功率的增大,特别是固态照明技术发展的需求,对LED封装的光学、热学、电学和机械结构等提出了新的、更高的要求。为了有效地降低封装热阻,提高出光效率,必须采用全新的技术思路来进行封装设计。
下游
LED下游环节主要包括照明、背光、显示等细分领域,这些具有行业细分的特征。应用领域的市场需求巨大,但是对品牌和渠道的要求比较高,国内数量众多的厂商进入此领域。"目前LED的下游主要分为照明、背光、显示屏几个板块。而国内相关的企业有6000至10000家,但是过亿销售额的也就百来家。70%企业分布在珠三角地区,还有一部分在长三角、豫西南和安徽。"在国内的LED产业上中游,基本没有中小企业的空间。因此,LED的利润空间集中在下游的应用中。但是在下游,中小企业数量众多,格局混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