照明市场调研:同质化泛滥致市场“消化”不良(二)
发布时间:2014-10-21 消息来源:天琢照明
西安
以抄袭、跟风等手段实现短期利益最大化
“忽如一夜春风来”。随着国家禁止白炽灯政策的出台,LED行业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。各大LED品牌相继蜂拥西安,利用各自优势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,与时同时,中低端“三无”小作坊LED厂家无需考虑产品在市场上的生命周期,更不必研究产品的光衰、显色等参数,以大同小异的产品外形、低廉的价格蒙蔽消费者的眼,这也是笔者在西安市场亲眼所见,消费者买一盏灯往往跑遍整个灯城货比三家后才下单的真正原因。目前,LED照明产业虽火爆,但陕西市场仍处在发展阶段,目前除了商业照明、家居照明应用广泛,真正进入农村市场的LED产品寥寥无几,大多农村用户还停留在白炽灯、节能灯领域,LED民用市场推广困难重重,致使许多企业投入与回报不成正比,不少企业面临产能过剩的困局,导致部分企业急功近利,以抄袭、跟风等手段实现短期利益最大化,不求长远发展,只求一时提“钱”放“价”,最终销声匿迹。
厦门
品牌认识的缺失是同质化成风的原因
LED到目前为止就不是一个很有个性化的产品,市面上的流行LED主要集中在室内照明和商照,基本的类型也就是LED吸顶灯、LED面板灯、LED球泡灯、LED日光灯管、LED天花灯、LED筒射灯、灯带等。不少商家认为产品确实比较单一,产品同质化现象也是普遍存在。但福建市场有个规律就是市场反应偏慢。很多经销商认为厂家普遍不是很重视,一些新技术新产品进入厦门,往往会有几个月到1年左右的周期,比如玉兰灯、灯丝灯等产品在厦门就很难见到。所以,同质化现象虽然存在,但一些其他地区已经很普遍的产品在厦门,还可以作为一个新的卖点,比如变色LED筒灯,就要看商家如何推介了。另外一方面,终端消费者对LED并没有品牌认识,曾经有工程商告诉笔者,即使是普通的LED产品,进入了高端会所也成了所谓的高端产品了。甲方尚且如此,普通市民的认知就更模糊了。对品牌认识的缺失,也是导致LED同质化严重甚至是抄袭成风的原因。
武汉
大量同质化 价格低的产品充斥市场
在武汉的LED市场,高端市场主要是被雷士等品牌所占据,他们有着自己固定的客户群体及各自的优势产品,所谓的同质化现象并不很明显。而在低端LED市场上由于产品的差异化不大,同质化现象严重,商家彼此之间的竞争非常剧烈,大量同质化、价格低廉的产品充斥市场、商家缺乏自身的特色、专业化程度不高等,就是当前国内武汉LED照明行业的真实写照。以5050灯带为例,现在市场批发价已经低到了2.6元/米,零售价已经有人卖到了7元/米。LED球泡2.8元一个,买10个还能送3个。由于当前国内的LED照明市场并不成熟,为了抢占潜在市场,部分商家不惜以牺牲品质、利润为代价,降价出售,价格战一旦开打,最终将导致整个行业进入微利甚至亏本状态。